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

一堂陪伴的課


課後,文文年輕的爸爸表示:「在家中,文文畫學校的繪本作業,塗鴉的得很瞭草,他以嚴肅的口氣要文文重畫,文文不明白為何要重畫?爸爸認為太草率了(爸爸在紙上畫了幾筆讓我看),結果兩個人心情都不好。」
文文是大班的六足歲小女生,爸爸是三十歲左右的年輕有為的工程師。
聽了文文的事件,倒還喜歡、欣賞爸爸能注意到小孩的功課,也能與孩子互動,雖然結果讓爸爸有點氣餒,不知問題出在哪裡!

在孩子的心中,爸爸是個巨人什麼都懂,什麼都知道,是個高高在上的代表。
孩子還在學習,自信心尚在建立,對大人的規範還在摸索中,孩子以看到、聽到的情況來判斷發生了什麼事。
我推想愛畫畫的文文並不清楚什麼是爸爸口中的「瞭草」,也不清楚什麼東西是「草率」,問題就在這裡,文文快樂的畫著作業,爸爸說了一些她不懂的字眼又很嚴肅,文文可能以為爸爸生氣了,不喜歡文文畫畫了……

我給爸爸的建議是:
請爸爸蹲下來與孩子同樣的高度,拿來一張紙學孩子的筆觸,一同來畫作業或作品,自己學孩子的畫告訴孩子她很棒,自己好差都畫不好,請孩子當老師教教你,在作品中請「老師」再加幾筆,你也加幾筆,你一筆孩子一筆,一下子就可以畫出一區很平整很漂亮的上色平塗,接著你可以和「老師」擊掌,謝謝「老師」
再一一如法炮製完成其他的部分。
親愛的家長,當你想給孩子一些正面善意的建議和指導時,請先想想以什麼方法才能讓孩子願意和你互動,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我深切地感受到和孩子的關係在學校是「指導」,在家中是陪伴,你同意嗎?

(點一下照片縮圖,看放大的照片囉!!)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